暂无简介
《职贡图》不仅是清代对外国认识的集大成者,也是国人了解世界的一扇窗口。自《山海经》以来,中国人一向将域外人士想象成非我族类的奇怪人种,不乏人头兽身,一条胳膊(或多条胳膊),一只眼睛,一个鼻孔等似人非人的形象,较之这种认识,历代《职贡图》对域外文明表现了可贵的写实态度,而乾隆《职贡图》是其中的顶峰。到了乾隆朝,官修的《四库全书》毫不客气地把《山海经》从地理类移到小说类,反映着清代人对世界整体认知的演进。
有的时候,社会史的叙述会过于抽象、模糊而受人诟病。无论是对于领导还是学生,社会史中缺乏个性鲜明的人物,远不及政治史引人入胜。
个体心理学认为性只是人类行为的动力因素之一。阿德勒并不完全否认性的作用,但他认为性的作用在决定人的行为方面只扮演一个极不重要的角色。他认为,真正对人的行为起作用的还是人的社会需要。
《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:法国小日报记录的晚清1891-1911》共收录了1891年—1911年法国《小日报》《小巴黎人报》所刊彩色石印画百余幅。内容涉及1891年教案、1895年甲午战争、1896年李鸿章出访欧洲、义和团起义、八国联军侵华、1905年日俄战争、1908年慈禧太后和光绪病亡出殡、1909年袁世凯小站练兵、1911年袁世凯剪辫子就任临时大总统等,涵盖众多秘辛旧闻,史料珍贵。 这批甚至在中国权威收藏机构都未曾一见的彩色石印版画,不仅仅弥补了早期中国影像史、近代中国印刷与出版史上的缺失,更为重要的是,在追溯那段发人深省的历史的同时,更能通过西方人的视角审视那段历史对于中国发展的深远影响。 2013年博宝以拍卖价格15万成交了63份《小日报》,这一百多份报纸雅昌预估价格为50万。因此有理由相信它会带给广大读者前所未有的视觉盛宴。
海报:
**
有必要在欧洲介绍中国建筑么?其中的知识有用吗?回答这个问题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出版这个小画册,我们在其中可以补充一些没能给出的答案。限于篇幅,我们不能在每个部分都尽情展开,就只是提供相关的专业术语;在需要详细解释的部分附上部件的简单草图,但对这些草图的内容我们是有所保留的,因为我们当时没能留下文件的副本。我们似乎还算比较轻松地了解了中国的一些工艺,下面就开始认识这一册中的木工、泥瓦工和屋面工的工具及器具。看图就能获得的信息便不再赘述,只对不容易理解的部分标注名称或解释。
本站基于Calibre构建,感谢开源界的力量。所有资源搜集于互联网,如有侵权请邮件联系。
Github | Docker | Project
暂无简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