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好读"出版的书籍
地球守護者
一位想探索前世的年輕人,透過回溯催眠, 驚訝地發現這是他第一次的地球轉世。 他之前的存在經驗都是在外星世界和其他次元。 隨著催眠的進展,揭露出他和外星人的聯繫不曾中斷, 在這次的地球人世,他也持續和外星人及飛碟有著密切的互動, 只是這些資料都被深埋在潛意識裡。 透過作者回溯個案的記實,我們對飛碟來到地球的動機和宇宙真相,有了另一種認識和解釋。 這其實是一本心靈的書,一般人大概很難想像外星人主題的書籍會和心靈有關。但這的確是事實,因為宇宙原就是心靈的產物。這也是一本談論生命本質的書,只是由一個更大的觀點,所謂的宇宙視野來看。 書裡關於地球生命的起源,對神的概念和高度演化生物(外星人)的部份,在《與神對話》裡也有類同的說法。套用物理學家Mendel Sachs的話,「在不同領城重複出現的觀念,比不重複出現的,較接近真理。」那麼,來自不同來源所重複出現的觀念,顯然也比不重複出現的,更接近真理。
這一本集子收錄了黃仁宇在《中國時報》人間副刊發表過的三十三篇歷史文字,發表的時間自 1987 年年初到 1989 年夏天。所包括的內容自先秦至元末。其重點則在具體表彰中國歷史有它的特色,前後連貫,通過各朝代及政治上分裂的階段,各篇雖大致以人物傳記之體裁主,所紀事之影響遠逾當時人之人身經驗,積累之則與我們今日之立場仍然有關。
自明朝至現今的一段,原擬定也照同樣體裁敘述,只因歷史的進展成螺線式,愈至後端積累的分量愈重,內容也更複雜,其安排不容易保持文藝副刊的風格及篇幅的限制。
「赫遜河畔談中國歷史」系列史論,的確完全擺脫了既往的學術論文體制;他往往抓住某個歷史事件即一路鋪延而下,在濤濤的時間黑流中,一一還原事件的面貌。黃仁宇的理想是希望高中程度的讀者,就可自在的閱讀這些著作。不過這種寫法,他自謙不一定是最好的、唯一的,他說這只是一個起點,但願能改變以往的寫史觀念。黃仁宇衷心期盼別的歷史學家能尋出更好的形式。
黃仁宇在他的歷史著作中,一再揭櫫「大歷史史觀」,提倡以「長時間、遠距離、寬視野」的條件重新檢歷史。他自述此一史觀即是:作者及讀者,不斤斤計較書中人物短時片面的賢愚得失:其重點在將這些事蹟與我們今日的處境互相印證,也不只抓住一言一事,借題發揮,而應竭力將當日社會輪廓,盡量勾畫,才不至於因材料參差,造成偏激的印象。黃仁宇的這種嶄新觀念,實際上全由生活煎熬所致,其學術成就,事實上是因命運的困蹇躓踣得來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