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好读"出版的书籍

赫遜河畔談中國歷史

  這一本集子收錄了黃仁宇在《中國時報》人間副刊發表過的三十三篇歷史文字,發表的時間自 1987 年年初到 1989 年夏天。所包括的內容自先秦至元末。其重點則在具體表彰中國歷史有它的特色,前後連貫,通過各朝代及政治上分裂的階段,各篇雖大致以人物傳記之體裁主,所紀事之影響遠逾當時人之人身經驗,積累之則與我們今日之立場仍然有關。

  自明朝至現今的一段,原擬定也照同樣體裁敘述,只因歷史的進展成螺線式,愈至後端積累的分量愈重,內容也更複雜,其安排不容易保持文藝副刊的風格及篇幅的限制。

  「赫遜河畔談中國歷史」系列史論,的確完全擺脫了既往的學術論文體制;他往往抓住某個歷史事件即一路鋪延而下,在濤濤的時間黑流中,一一還原事件的面貌。黃仁宇的理想是希望高中程度的讀者,就可自在的閱讀這些著作。不過這種寫法,他自謙不一定是最好的、唯一的,他說這只是一個起點,但願能改變以往的寫史觀念。黃仁宇衷心期盼別的歷史學家能尋出更好的形式。

  黃仁宇在他的歷史著作中,一再揭櫫「大歷史史觀」,提倡以「長時間、遠距離、寬視野」的條件重新檢歷史。他自述此一史觀即是:作者及讀者,不斤斤計較書中人物短時片面的賢愚得失:其重點在將這些事蹟與我們今日的處境互相印證,也不只抓住一言一事,借題發揮,而應竭力將當日社會輪廓,盡量勾畫,才不至於因材料參差,造成偏激的印象。黃仁宇的這種嶄新觀念,實際上全由生活煎熬所致,其學術成就,事實上是因命運的困蹇躓踣得來的。

慈禧全傳

《慈禧全傳》全書六部總計一百零八回,跨度七十年,人物上千名,氣勢恢弘的晚清歷史全影畫卷,以慈禧掌權為經,清末政治為緯,編織出一個個吸引人的故事: 第一部《慈禧前傳》1-10 回 第二部《玉座珠簾》11-40 回 第三部《清宮外史》41-60 回 第四部《母子君臣》61-71 回 第五部《胭脂井》72-90 回 第六部《瀛臺落日》92-108 回 《慈禧前傳》慈禧從「貴妃」到太后的政治生涯。書始於其皇帝丈夫的死,清咸豐十一年,清文宗死於熱河行宮,幼帝載淳即位,生母被尊為「聖母皇太后」,面對著權力的誘惑,洶洶的政局,跋扈的權臣,慈禧躍上了一條從政之路,一個女人的王朝從此建立起來。這可能是六部書裡面最為流暢、好看的一本。 《玉座珠簾》辛酉政變之後的政局,百廢待興,珠簾之後,年輕的太后,有著怎樣的政治手腕,居然逐步邁向權力之巔? 《清宮外史》宮廷之內的燭光斧影,將相公卿的爾虞我詐,濁世佳公子的風流倜儻,綠林英傑的豪邁壯氣,鄉野小民的離奇遭遇……那一段不堪回首的時光,有著說不盡的搖曳生姿、道不完的萬種風情。 《母子君臣》末世君王,懷著振興乾坤的鴻鵠之志,但強悍的女主、誤國的弄臣,必然扼殺這段改寫歷史的最後機會,宮廷之中,惟有權力,哪有親情? 《胭脂井》戊戌變法將帝黨的矛盾推向極端,憑借袁世凱的「臨機一動」,後黨躍上了權利的巔峰。朝廷意欲借義和團運動滅洋,卻未能阻止洋人的節節進逼,慈禧命人將珍妃投入井後挾皇帝倉皇出逃,國家的命運到了最艱難的歷史關頭。 《瀛台落日》兩宮迴鑾還不到一年的工夫,宦海沉浮,幾人彈冠相慶,幾人不堪回首,各省總督半數遷轉,兩江總督劉坤一的病歿掀起又一輪的明爭暗鬥……

京華煙雲

《京華煙雲》名列 世紀百強 第 61。作者林語堂(1895年10月3日-1976年3月26日)福建龍溪人。原名和樂,後改玉堂,又改語堂。1912年入上海聖約翰大學,畢業後在清華大學任教。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學文學系。1922年獲文學碩士學位。同年轉赴德國入萊比錫大學,專攻語言學。1923年獲博士學位後回國,任北京大學教授、北京女子師範大學教務長和英文系主任。1924年後為《語絲》主要撰稿人之一。1926年到廈門大學任文學院長。1927年任外交部秘書。1932年主編《論語》半月刊。1934年創辦《人間世》,1935年創辦《宇宙風》,提倡『以自我為中心,以閒適為格調』的小品文。1935年後,在美國用英文寫《吾國與吾民》、《京華煙雲》、《風聲鶴唳》等文化著作和長篇小說。1944年曾一度回國到重慶講學。1945年赴新加坡籌建南洋大學,任校長。1952年在美國與人創辦《天風》雜誌。1966年定居台灣。1967年受聘為香港中文大學研究教授。1975年被推舉為國際筆會副會長。1976年在香港逝世。 《京華煙雲》是林語堂旅居巴黎時於1938年8月至1939年8月間用英文寫就的長篇小說,並題獻給『英勇的中國士兵』,英文書名為《Moment in Peking》,《京華煙雲》是它轉譯為中文後的書名,也有譯本將這本書譯為《瞬息京華》。林語堂原本打算將《紅樓夢》譯作英文介紹給西方讀者,因故未能譯成,此後決定仿照《紅樓夢》的結構寫一部長篇小說,於是寫出了《京華煙雲》。《京華煙雲》講述了北平曾、姚、牛三大家族從1901年義和團運動到抗日戰爭30多年間的悲觀離合和恩怨情仇,並在其中安插了袁世凱篡國、張勳復辟、直奉大戰、軍閥割據、『五四』運動、『三·一八』慘案、『語絲派』與『現代評論派』筆戰、青年『左傾』、二戰爆發等歷史事件,全景式展現了現代中國社會風雲變幻的歷史風貌。《京華煙雲》自1939年底在美國出版後的短短半年內即行銷5萬多冊,美國《時代》週刊稱其『極有可能成為關於現代中國社會現實的經典作品』。

Github | Docker | Project